腰部破溃流脓2年 “元凶”竟是肠癌外瘘
浏览次数: 日期:2019-06-05
患者,女,65岁,两年前右侧腰部发现板栗大小鼓包,稍红肿,当地医院以腰部“疖肿”做了切开引流术,但术后切口反复流脓近2年。患者先后到省市多家医院就医,都以“寒性脓肿”对症治疗,病情仍然反复。
今年2月,患者入住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外科。医生经仔细询问病史和治疗经过并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,患者右侧腰部瘘口约花生米大小,不时有臭味脓液流出。随后,经窦道造影检查发现,造影剂竟然经窦道流进了肠腔;进一步行电子肠镜检查,发现升结肠处有多个钱币大小的溃疡和一个1厘米大小的赘生物,活检病理学检查报告为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及炎性肉芽肿组织;造影后继续行腹部CT检查,发现右侧腰大肌肿胀及一个4.1厘米×3.8厘米的脓腔,腹后壁窦道已经形成。
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后,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外科团队为患者进行剖腹探查,术中发现回盲部肠管充血水肿,分离回盲部发现后壁1厘米大小瘘口与腰部窦道相通,质脆易出血。医生在清理了腰部脓肿之后,手术切取肠壁瘘口组织送快速病理学检查,报告为“黏液腺癌”,仔细探查腹腔、肝脏等脏器未发现癌转移征象。最后,为患者行右半结肠切除+淋巴结清扫术,手术历时4个小时。患者现恢复良好。
体会:许多早期直结肠癌患者可无明显症状,病情进展慢慢出现如排便习惯改变,大便性状改变(大便变细、血便、黏液便等),腹痛或腹部不适,腹部肿块,肠道梗阻等症状。有些患者还表现为贫血、乏力、消瘦、低热等。但像患者这样首先发现腰部脓包破溃,窦道形成 2 年的情况十分少见,易被误诊、漏诊。
结肠癌术后患者应加强体检和监测。术后应每3个月去1次院接受体检及 CEA、CA19-9 的监测,持续2年后变为每半年1次。胸部、腹部及盆腔CT应根据病情需要每半年做1次,连续2年之后变为每年1次,共持续5年。(外科副主任医师 张传生)